【中大政政重組】政政併入新學院名稱無「政治」 社科院長稱基於學理、重組可保留剩餘學額
發布時間: 2024/02/02 00:00
最後更新: 2024/02/02 17:50
逾50年歷史的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落實重組,中大校董會昨(1日)議決通過重組方案,將中大政政系併入新學院,學院名稱敲定為「政務與政策科學學院」(簡稱為「政政學院」)。中大校董兼社會科學院院長趙志裕於會後表示,學院名稱涉及學理考慮,並強調重組可以保障個別學系出現的剩餘學額「保留在新學院內」。
校董兼社科院長指保障剩餘學額 彈性調撥
根據重組方案,原屬中大社會科學院的「政治與行政」(GPA)、「全球研究」(GS),以及「數據科學及政策研究」(DSPS),將一併納入新學院。趙志裕透露,中大校董會最終通過新學院名稱,採用了上月獲中大教務會通過的「政務與政策科學學院」(School of Governance and Policy Science)。
據本報取得昨日呈交到中大校董會會議的「補充文件」,提到「除了一撮本科生外」,持分者對新學院英文名已有共識,中文名則採納部分校友意見,向校董會建議沿用包含「政務」字眼的名稱。文末另引述部分中大政政系師生提出,坊間不少提供同類學科的學院均以「政治」命名,若校董會傾向改為「政治與政策科學學院」,社科院表明對此「不反對」。趙志裕另提供昨日會上講解的簡報內容,包括展示中大政政系會「溯政」表達反對新學院名稱的帖文截圖,翻查該帖文提到學院加入「政治」對構成該系身份認同尤為重要。
關注組批諮詢不足 校董會改組後缺乏學生聲音
趙志裕受訪時形容採用「政務」字眼是最佳翻譯,且更能表達新學院教學研究定位重點,亦兼顧新學院包括不同課程學生背景,趙志裕強調「唔係邊個名好聽啲就用邊個名,有從學理上的觀點考慮」,又指反對的2個群組都是屬於政政系學生,認為「唔可以淨係睇一小撮學生意見」,而中大校董會議決前有了解到系會立場,「唔係唔理學生意見」。至於學院簡稱「政政學院」,則意味政政系「擴張」到學院。
對於學額及師資分配等疑慮,趙志裕稱3個課程學額不變,惟他指過往政政系試過收生不足、剩餘學額調撥至社科院其他課程,未來若再有剩餘學額,將被調撥到新學院其他課程,強調「重組可保障學額留在新學院」;又指重組只涉改變行政管理架構,新學院不會「主導」課程改動。他續指,社科院將盡快成立臨時執行委員會,籌備於8月正式成立新學院。
中大政政合併關注組指,社科院在公聽會後無再進行公開諮詢,而院方最後公開報告亦無提及包括「政務」字眼的學院名稱建議,批評諮詢及解說不足。關注組亦指,學生聲音在中大校董會改組後「完全被抹煞」,提到剛獲加入校董會的趙志裕早前要求關注組索取成員名單並揚言資料或用於採取法律行動,「校董會與中大師生鴻溝之大即可見一斑」。院將盡快成立臨時執行委員會,籌備於8月正式成立新學院,另需待中大常務副校長指示展開尋覓院長人選程序。
政政系會:院長揚言「再諮詢」無影 憂院方承諾淪為空談
中大政政系會表示,政政立系逾半世紀,現時「被悄悄終結」,對此感到唏噓,並對社科院「出爾反爾」感遺憾,引述趙志裕曾稱教務會通過議案後仍會進行諮詢,學生仍可就新學院命名提出意見,「現時諮詢不見蹤影,方案卻被悄悄通過,又再一次證明學生毫無置餘地。」系會擔心落實重組時,院方原先答應「不干預學生組織」,以及在成立新學院的院務委員會時「參考現時系務委員會構成」的承諾亦會淪為空談。
🎓全新TOPSchool全港中小學校搜尋器,入HKET App即睇!
下載HKET App,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全方位資訊:
記者:馮琪雅